初審編輯:于圓圓
責任編輯:李玉梅
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 劉江 通訊員 孫昕 淄博報道
一座30噸/小時余熱鍋爐因為用上了一種“超級膜”,鍋爐補給水的脫氧率達99.99%以上,年耗能降低50%以上。在成功運行3年后,5月10日,經過中國膜工業協會組織頂級專家現場評價,該項膜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,完全可以實現世界同類產品的國產替代,這成為中國膜技術追趕和超越國際先進水平的又一重大突破。
“中空纖維膜微濾膜純水脫氧裝置”科技成果評價會在山東濰坊濱海新區化工園區舉行。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,部分地區專家無法抵達現場,評價會采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評審模式。由中國膜工業頂級專家中科院高從堦院士領銜(線上),中國膜工業協會理事長鄭根江、國家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淡所主任潘獻輝、齊魯石化研究院院長達建文、山東理工大學教授傅忠君組成的五人評審小組,對本次科技成果進行了嚴謹、 專業、詳實的評價工作。
與會專家聽取了完成單位山東融星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成果介紹,審閱了相關材料并進行了現場考察,經過質詢和討論,最終一致認定:山東融星膜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“中空纖維膜微濾膜純水脫氧裝置”鍋爐補給水的脫氧率可達99.99%以上,能夠滿足不同的使用條件,該裝置在鍋爐水處理領域與熱法除氧比較可節能50%以上,經濟與社會效益明顯,應用前景與領域廣闊,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據了解,膜材料被廣泛應用于水資源、傳統工業、生態環境、能源化工等行業,根據應用領域可以分為水處理膜、氣體分離膜、離子交換膜、特種分離膜。中國膜材料工業發展迅速,但多個行業膜材料核心技術仍被國外公司壟斷。中空纖維膜微濾膜純水脫氧裝置的出現,對于中國膜技術在半導體、醫藥、化工、食品、電力等領域的應用具有重大產業價值。
初審編輯:于圓圓
責任編輯:李玉梅